07 7 月 【北歐景點】拜訪維京王的千年古城 – Trondheim 特隆赫姆景點懶人包
特隆赫姆,亦可翻作特倫汗,是挪威僅次於奧斯陸、卑爾根的第三大城,同時也是該國的教育研究與科技研發中心。這麼現代化的城市,很難想像它建城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挪威在西元9世紀時已經形成統一的維京王國;西元997年,維京國王,綽號「赤膊王」的歐拉夫一世(Olaf Tryggvasonn)建立了特隆赫姆,當時又叫做Kaupangen (直譯為市集或城鎮之意)或Nidaros (為尼達河河口之意),一直到1217年這兩百多年間,特隆赫姆都是中古挪威的首都。這一篇就要來聊聊特隆赫姆這個古今文化匯集的城市,整理出五大必參觀的景點給大家參考;文末也簡單介紹特隆赫姆建城歷史,以及那個充滿暴力、掠奪、血腥的維京風雲史。
特隆赫姆位在尼達河畔。尼達河在此形成特殊的河灣,之後便注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sfjorden)中。上圖標示出特隆赫姆重要的觀光景點,除了挪威最重要的教堂—尼達洛斯教堂以外,老城橋周邊是整座城市最精華的觀光區域,尤其是從橋上與碼頭望去的河畔彩色木屋,跟卑爾根世界遺產的布呂根有幾分神似呢!特隆赫姆整座城市不大,悠閒慢走的話一個早上可以逛完。
五大精選特隆赫姆景點
克里斯蒂安史坦堡壘 Kristiansten Festning
登在山頭上的克里斯蒂安史坦碉堡,可以俯瞰整個特隆赫姆老城中心,也可以欣賞山坡上結比鄰次的挪威式房屋,是初來特隆赫姆不可錯過的景點。
1681年特隆赫姆發生大火,重建城市後,也建成這座位於制高點的堡壘,以保護城市免於瑞典軍隊的攻擊。1940年到1945年德國佔領挪威時期,這座堡壘是用做處死反叛軍之用途。到了現代,堡壘已看不到過去那陰森肅殺的氣氛,現在是一座免費參觀的博物館,也是許多民眾悠閒散步的好去處呢!
👇從我們住的旅舍Singsaker Sommerhotell往山坡上走,不到5分鐘的路程,堡壘就矗立在山頂,碉堡周圍的城牆是呈現五稜城廓的設計。
👇白色的碉堡,周圍圍繞著古老的圍牆與坑洞,似乎在陰森地訴說著當年二戰德軍處決反叛者的故事。
👇堡壘旁有餐廳,一邊俯瞰市景、一邊用膳,煞是享受。
👇堡壘佔地廣闊,可以走在石牆上頭繞一圈,欣賞遠山上的挪威式房子像模型一般排列著,非常漂亮。途中右方的高塔是 Tyholttårnet 無線電塔,高124公尺,上方有座觀景台可以參觀。
👇俯瞰特隆赫姆市景,遠方青綠色的尖塔就是有名的尼達洛斯主教座堂。
👇堡壘附近有一座觀景平台,可以看到左邊的是Elgeseter大橋。
👇與你度過平凡的每一天,白頭偕老,就是最大的幸福。
老城橋 Gamle Bybro
老城橋是特隆赫姆標誌性景點,站在橋上的幸運之門(Lykkens portal)可以欣賞尼達河畔優美的布呂根景色。平靜無風時,水面映著彩色木屋的鮮明倒影,色彩斑斕,讓人不驚為之讚嘆!
老城橋橫越Nidelva河,連接了特隆赫姆主要街道Kjøpmannsgata南端與Bakklandet社區。和克里斯蒂安史坦砲台一樣,老城橋也是在1681年特隆赫姆大火之後興建。最早的老城橋是石墩支撐的木造橋,橋中原本安置的是鐵門,後因長年腐朽崩塌,現在看到的老城橋是1861年重建的。
👇從主要幹道遠眺老城橋橋墩
👇橋上的幸運之門(Lykkens portal),現在僅供行人與單車通行
👇橋上往北眺望,欣賞碼頭邊彩色房屋的美麗景色
👇橋上往南眺望,遠方山坡上有兩座尖塔的建築物是挪威科技大學
👇老城橋附近的小巷弄,排列著典型的北歐彩繪木屋
尼達洛斯主教座堂 Nidaros Domkirke
近千年歷史的尼達洛斯主教座堂,是挪威最重要的教堂,也是世界最北端的中世紀教堂。石灰色的外牆上頭滿是精緻細膩的雕塑,揉和羅馬與哥德樣式的外觀,呈現原始的中世紀樣貌,是到訪特隆赫姆必訪的景點。
尼達洛斯教堂是一座哥德式的石砌教堂,是被封為護國聖徒的挪威國王歐拉夫二世 (St. Olav II)的長眠之地。教堂是於1070年由當時挪威國王歐拉夫三世下令興建,一直到約莫西元1300年才興建完成。這座教堂命運多舛,完工後陸續遭逢大火倒塌與多次重建,至2001年才呈現如今的樣貌。西元1400年之後,尼達洛斯主教座堂成為挪威國王受加冕的教堂;此外,挪威皇室的王冠也是保存在這裡,常年展出。也因為這樣,尼達洛斯主教座堂是特隆赫姆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遊客如織,參觀的人潮總不間斷。
👇教堂北側的入口,其綠色尖塔是引人注目的一大特色。
👇教堂西面,滿滿的人潮聚集在這裡拍照取景
👇雖然不比巴黎聖母院,但能在以自然景觀著稱的北歐國度看到這樣的中世紀教堂,著實令人驚艷
👇走近仔細端詳,座堂比想像中的雄偉,石灰色外牆上刻著精緻的雕花窗框、壁龕與雕塑像,畫面美得令人屏息
👇雕刻工法非常細膩,每個雕塑的姿勢、表情都不同,而且都有其代表意義。每個塑像背後都有一段淵遠流長的故事。禮品店還有販賣指南書介紹每一座雕像的細節、工法與象徵,其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可見一番。
尼達洛斯教堂可說是以聖歐拉夫二世為主軸的教堂。這位維京時代的挪威國王,讓挪威脫離北歐多神教,徹底轉換為基督宗教,死後被羅馬教宗封為聖徒。他的生平故事饒富英雄色彩,被一點一滴的繪畫在教堂內部的聖壇上面。大教堂下面地下墓穴,許多中世紀的墓石羅列其中。
👇教堂後方有紀念品店與咖啡廳
教堂後方即是大主教宮殿 (Archbishop’s Palace),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最古老的非宗教性建築,裡面是展覽教堂文物與皇室王冠、珠寶的博物館。參觀教堂與主教宮殿都須要付費,可以購買套票。
特隆赫姆老城 Central Trondheim
走一趟老城區,在林蔭大道展開城市漫遊,感受千年歷史與現代文化的水乳交融。這座城市,處處都能發現建城者歐拉夫一世與聖徒歐拉夫二世留下的影子。千年以來,隨著時代變遷,這些足跡卻未曾消退…
Trondheim老城的中心廣場位在兩條主要大街—國王街(Kongensgt.)和僧侶街(Munkegt.)的交匯點。廣場上可以看到北西南東四方位的挪威文縮寫:NVSØ。四個方位字母的正中央有個八角石柱,上面是歐拉夫一世的銅像。廣場旁邊有座古老的石砌教堂(上圖),叫做Our Lady Church,十分可愛的名字,附近有許多長椅可以坐下來野餐休息。
👇沿著僧侶路走,兩旁是政府機關與購物商店林立
👇讓人倍感親切的裝置藝術,為千年老城增添許多藝術氣息
👇史蒂夫斯花園 (Stiftsgården),修建於1774至1778年,是挪威皇室在特隆赫姆的官邸。
👇特隆赫姆法院,前門的彩繪磁磚很可愛,一整個非常親民啊!
👇漫步在Nordre Gate的林蔭大道,這裏餐廳與購物中心林立,人潮熙來攘往,好不熱鬧
👇Nordre Gate上的遊客中心,室內裝潢非常現代化,空間明亮。裡面有許多峽灣健行的免費文宣品可以拿取,也有販賣各種精美紀念品,值得進去參觀。
👇購物中心的理髮店,宛如電影場景一般的復古風格
👇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特隆赫姆的建築風格非常多樣。
碼頭觀景台 Piren
這是從碼頭望去的postcard view:顏色鮮豔的挪威木屋高架於尼達河畔,是媲美卑爾根世界遺產布呂根的童話景色。繞完老城區一圈,回程不妨在這裡多做停留,給自己放鬆的片刻吧!
👇因碼頭位於尼達河西岸,建議於下午來此處取景,對面的彩色小屋才會是順光呦!
特隆赫姆街角隨拍
👇因位於尼達河西岸的特隆赫姆老城區屬於河灣低地,尼達河東岸則是山坡、小丘,讓郊區道路出現高度落差很大的陡坡。於是挪威人就做出了腳踏車輸送帶這個玩意兒,讓騎士不用費力牽車上坡,非常有趣。
特隆赫姆與維京時代的小歷史
西元793年至1066年是挪威的維京時期,這個時代是歐洲遠古時代與中世紀間的過渡期。斯堪地納維亞半島,位處世界的邊陲地帶,古羅馬帝國的文明從未觸及這塊邊緣的大陸。這裡人煙稀少,土地荒涼,海邊的農地被峽灣分割開來,無法養活大量人口;峽灣一直往內陸延伸,通往山區,廣大而難以逾越的森林、沼澤、湖泊也影響了人口的移動與文明的發展。因此,維京人很早就學會高超的航海技術,他們開始往南邊富裕的文明地區掠奪,往西邊寬廣海洋群島殖民。793年他們開始向外擴張,開啟了維京時代。他們的足跡遍佈設得蘭群島(Shetland,今蘇格蘭北部)、法羅群島、冰島與格陵蘭島;幾百年來更不斷騷擾英格蘭、法國諾曼第等地,掠奪教堂與居民財物。
現代挪威國境內,在維京早期還只有一些沿海的分散小國,一直到9世紀後才出現統一的王國。維京挪威早期的國王都有一些有趣的綽號,例如挪威王國統一後的第一位國王哈拉爾,綽號金髮王,於西元872年即位,開啟了中古世紀挪威的維京人王朝—金髮王朝。金髮王哈拉爾的兒子,綽號「好人」的哈康一世,是挪威第一位改信基督教的國王,然而此時民間仍是傳統維京的多神信仰。之後隨著不斷的王位爭奪與王國內戰,挪威的基督教與傳統異教勢力一直互有消長。
金髮王哈拉爾的曾孫,歐拉夫一世,綽號赤膊王,早期曾率領船隊在英格蘭掠奪,並在那邊受洗成基督徒。西元995年,歐拉夫一世帶著搶奪來的巨額財富與一整票的英格蘭傳教士回到挪威,並奪回權柄成為金髮王朝第7位挪威國王。997年更以特隆赫姆作為王國首都,當時叫做Kaupangen,又因為特隆赫姆位在尼達河畔,因此又叫做Nidaros。歐拉夫一世以特隆赫姆做為基地暴力傳播基督教,更強迫法羅群島和冰島等殖民地改變信仰。這樣充斥著激進武力的傳教方式,讓赤膊王樹立了眾多敵人,最後在一次政變的海戰中投海自盡,傳播基督教仍在保守勢力的反撲下宣告失敗。
西元1015年,在法國諾曼第受洗為基督徒的聖歐拉夫二世,從英格蘭的爭戰中返回挪威,推翻前任政權成為金髮王朝第9位國王,並在挪威境內強硬推行基督教,他召開會議、頒布法律,讓挪威正式脫離傳統北歐多神教,進入基督宗教的新紀元。聖歐拉夫二世去世的隔年,即被推崇為聖徒,並在1164年被時任羅馬教宗封聖;他的紀念日7月29日,也是挪威的國旗日。
哈拉爾三世,又稱為「無情者哈拉爾」,是金髮王的後裔,也是金髮王朝第12位國王。他在別人的慫恿下於1066年入侵不列顛,準備搶奪英格蘭王位,卻在史坦福橋戰役(Battle of Stamford Bridge)中敗北被殺。這也間接讓諾曼第威廉漁翁得利,在黑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擊敗英軍,入主英格蘭,成為英法共主的「征服者威廉」。挪威王,還是乖乖在挪威稱王就好!
哈拉爾三世的次子—歐拉夫三世,跟隨父親遠征英格蘭,在父親被殺後,便返回挪威繼任為統治者。他在任內與丹麥聯姻,也與征服者威廉達成和議,並大興基督教;更在特隆赫姆安葬聖歐拉夫二世的教堂遺址上,建立了傳世至今的尼達洛斯主教座堂。在他的統治下,挪威開始了長期的和平。也是自此開始,英國與歐陸各國王權開始強大,維京海盜不再保有掠奪的優勢,逐漸消亡,挪威也正式脫離了中古野蠻的「維京時代」。
挪威歷史上的國王人名複雜,這裏羅列出金髮王朝早期的國王,包括其綽號與統治年代。其中,上文有提到者有加粗體以利辨識。
哈拉爾一世 (金髮) 872年 – 933年
埃里克一世 (血斧) 930年 – 934年
哈康一世 (好人) 934年 – 961年
哈拉爾二世 (灰袍者) 961年 – 970年
藍牙哈拉爾德 961年 – 985年/986年
哈康伯爵 970年 – 995年
歐拉夫一世 (赤膊王) 995年 – 1000年
斯文 (八字鬍) 999年 – 1015年
聖歐拉夫二世 1015年 – 1028年
克努特大帝 1028年 – 1035年
馬格努斯一世 (好人) 1035年 – 1047年
哈拉爾三世 1046年 – 1066年
馬格努斯二世 1066年 – 1069年
歐拉夫三世 1066年 – 1093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