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8 月 【澳洲】Great Ocean Road 壯闊絕美的南澳大洋路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是位於澳洲維多利亞省南部海岸線一條長276km的海洋景觀道路,起自Torquay,終於Allansford。這條路線沿途盡是壯闊延綿的海岸線,滿佈著奇岩峭壁與各種鬼斧神工的海蝕景觀,此外公路還會經過茂密森林著稱的Great Otway National Park,景觀非常多樣。這條名聞全球的壯麗海洋公路,沿途有非常多露營點,非常適合自駕遊覽;墨爾本當地也有許多旅行社有大洋路一日遊的行程,若不自駕也可以考慮。這一篇就來跟大家介紹大洋路沿線的景點吧!
比起阿德雷德,墨爾本距離大洋路非常近,是做為大洋路自駕起點的一個好選項。自墨爾本出發,到走完全程大洋路,約莫300多公里左右,耗時約4~5小時。本篇會由東向西,依序介紹大洋路的景點。
Aireys Inlet 愛麗絲灣
這個小鎮附近有非常多美麗的沙灘,值得在這裡好好停留一下午。除了沙灘外,這裡還有許多特殊的風化岩石景觀,如有名的Castle Rock跟Eagle Rock,整個海岸線有非常多lookout point可以欣賞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而整個愛麗絲灣最有名的,莫過於山丘上的白女王燈塔 (The White Queen Lighthouse)。潔白的沙灘、蔚藍的海洋,與紅白相間的純色燈塔構成一幅簡單而清爽的美麗風景畫。參觀燈塔要參加guided tour (Split Point Lighthouse Tours),會講解燈塔與當地的歷史,到燈塔頂端還可以飽覽大洋路360度的風光。
Memorial Arch at Eastern View 大洋路紀念牌樓
離開Aireys Inlet後,往西走大約5km即抵達大洋路紀念牌樓,標誌著已經正式進入大洋路最精彩的路段,最絕妙的自然景觀在前方等著我們的到來。
這座牌樓於1939年首次開放,還因為嚴重毀損而重建了三次。牌樓旁有座停車場,旁邊有個青銅雕塑,描繪的是返鄉軍人的同袍情誼。原來這條大洋路,是在1918至1932年由3000多名一次世界大戰返鄉的退伍軍人所建造的,建這條道路是為了紀念他們那些在一戰中犧牲生命的同袍。因此,這一整條大洋路,是世界上最大的戰爭紀念碑。
Lorne小鎮
Lorne是大洋路沿線的一個小鎮,鎮上有許多住宿,還有一個評價不錯、佔地廣大的露營點。規劃兩天一夜橫越大洋路的朋友,不妨考慮在這邊過夜。另外鎮郊有一個有名的觀景平台 – Teddy’s Lookout,需要走一段蠻累的爬坡上去,從頂端看下去的景色非常壯觀,只是風非常大,要小心帽子、圍巾等衣物被吹走。更遠處還有另一個觀景平台 – Mt. Defiance Lookout,雖然景觀上稍微遜色,但若有停留也值得一看。Lorne小鎮附近也有許多森林中的瀑布步道,如Erskine Falls、Sheoak Falls、Phantom Falls等等,若時間允許推薦去參觀。
Kennett River 肯內特河 (野生無尾熊與鸚鵡)
肯內特河這裏有個蠻推薦的露營地 (Kennet River Holiday Park),同時也是座佔地不小的公園。這裡面有為數不少的野生無尾熊、袋鼠與野生鸚鵡,宛如是一座天然的野生動物園。沿著公園的步道漫步,抬頭望會發現,尤加利樹幹上盡是一隻隻野生無尾熊低著頭在打盹,距離近到有點不可思議。無尾熊天然呆的模樣,真的是萌到我們心坎裡啊!
肯內特河公園裡面還有許多野生鸚鵡,只要拿出準備好的飼料與小餅乾,感官靈敏的鸚鵡便全數聚集到我們身邊來。在這裡,可以好好體驗一下餵食野生鸚鵡的樂趣。
Apollo Bay 阿波羅灣
離開Kenett River後,再約30分鐘車程,即可抵達阿波羅灣 (Apollo Bay)。阿波羅灣可以說是整個大洋路中的最大城鎮。其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小鎮海岸線的形狀,像極了希臘神話裡太陽神阿波羅常使用的弓箭,它是一個新月形的海灣,前擁潔淨純白的沙灘、後倚雄偉的Otway山脈。墨爾本居民很喜歡來阿波羅灣這裡露營度過週末,小鎮的大街上有許多餐廳跟住宿選擇,因此若是有大洋路多日遊的計畫,很推薦以阿波羅灣做為過夜的住宿點;若是當日來回大洋路,也建議可以中午在這裏用餐停留。
另外在Apollo Bay北方郊區有一個非常推薦的觀景平台 – Mariner’s Lookout,可以將整個Apollo Bay小鎮的海岸線盡收眼底,真的很美。Mariner’s Lookout 的土地是私人的,因此要在前面的免費停車場停妥車後,走約莫900公尺的碎石路到觀景台。
而在Mariner’s Lookout更北方一點的海岬,有一個叫Cape Patton Lookout的觀景台。這裡也是整條大洋路最高的展望點之一,也是這條路開發時最困難的路段。
Great Otway National Park 大奧特威國家公園
大洋路在過Apollo Bay小鎮之後,會穿越Great Otway National Park,這個國家公園面積龐大,擁有多樣的森林與瀑布景觀,有豐富的林相資源、鳥類生態與原住民歷史。整個國家公園,千百年來都是原住民的生活區域。國家公園的北部是茂密的雨林與蕨類繁茂的溪谷,有磅礴的瀑布和寧靜的湖泊散佈其間;南部則有古老的火山與崎嶇的海岸線。在這裡,可以看到如雷鳴一般的大瀑布一瀉千里,還有氣勢萬鈞的岩洞與古老石灰塔閃爍著點點珠光,更可以欣賞到野生無尾熊悠然地在樹上覓食。
這裏,要推薦一個雨林步道給大家:Maits Rest Rainforest Walk。這個雨林步道位在國家公園的中心,就在大洋路旁邊,很適合沒有太多時間又希望能體驗雨林生態的旅者們。Maits Rest這個名稱源自於這個區域最早的林務官Maitland Bryant,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會在Apollo Bay和Horden Vale兩地之間巡邏,並常常會在這片雨林停留休息,後人就用「Maits Rest」來稱呼此地。整片雨林步道古木參天,還混著各式各樣的蕨類,其中最著名的拍照點莫過於圖中的大樹洞。Maits Rest雨林步道總長約800m,僅需30分鐘即可走完,算是淺嚐即止的一個景點。
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 坎貝爾港國家公園
接下來要介紹的一連串景點,是整條大洋路的精華,那就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所有最精彩、最經典、最壯觀的海蝕地形都在這座國家公園的範疇,是來大洋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段。
Twelve Apostles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是12座座落於海上的石灰岩,如今尚存的只剩下7個使徒。這個景點的名字在早期叫做母豬與小豬 (Sow and Piglets),直到20世紀50年代,有人為這些風化的巨大石柱取了「十二門徒」的名字,從此流傳至今。
石灰岩懸崖受到海水與大風長年的侵蝕,在上方較柔軟處形成許多洞穴。隨著時間日積月累,這些洞穴不斷擴大,逐漸發展成拱門的結構。再經過更多的侵蝕,最後連拱門上方連結的地方也坍塌了,最後就形成這樣一個個獨立在海上的巨大石塊,宛如數名偉大的使徒,不畏瘋狂的浪擊,矗立海上佈道著。
另外,預算相對充足的朋友,天氣好時可以考慮搭乘直升機,從高空鳥瞰壯闊的十二使徒岩,每人價位每 15分鐘約AUD$150。詳情請參考Apostles Helicopters官網。
(下圖) 沿著步道走到Castle Rock的瞭望台,往西方望去可以看到壯觀的十二使徒矗立著。
(下圖) 站在Castle Rock往東方望去,可以看到的岩石數量比較少,只有兩塊。圖中遠方的海灘即為Gibson Steps。
Gibson Step 吉卜森石階
吉卜森石階是一處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來的86級階梯,沿著石階往下走可以從懸崖頂部通到海灘,是大洋路的岩岸景觀中,少數可以下去海灘的。會叫吉卜森石階,是因為原本這座險峻的階梯一開始是由當地土著開鑿的,後來經過一位叫Gibson的早期移民進一步修葺,才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樣子。
站在吉卜森海灘上,可以感受到大澳洲灣海水的波濤洶湧,而這裡的海相可能會在極短時間內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建議到訪的遊客要密切注意潮汐時間和海浪變化,以確保安全。若漲潮導致水位超過安全標準,石階也會封閉無法進入。另外,石階往往因為風浪或下雨而非常溼滑,在前進拾一定要特別小心。
Loch Ard Gorge 沈船谷/洛克阿德峽
除了十二使徒以外,大洋路另一大壯觀亮點非Loch Ard Gorge莫屬,這裏也是多數旅行社所安排一日遊必來的地方。Loch Ard Gorge是一個小小的沙灘谷地,兩側被高聳的懸崖峭壁包圍,在前端形成一個極度狹窄的開口,這樣倒喇叭狀的特殊地形,讓海浪如錢塘江大潮般兇猛地湧進內灘,十分壯闊。站在沙灘上親身感受,必會被那大浪的威力所震懾。
這個地方的命名要追溯到1878年,那時英國有一艘移民船 – Loch Ard,在這裡發生船難,船上54人僅2人生還,所以後人取名Loch Ard Gorge,以紀念這個悲劇。因此這個地方也叫沈船谷,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名字。
沈船谷附近的海岸散佈著許多巨大的石灰岩石,這些奇特的岩石是由大自然的許多雕刻家共同打造的,分別是「帶著鹽分的海風」、「海水」和「劇烈的溫差」。獨立的岩石原本都曾經是海上拱門,因為不斷地侵蝕,頂部都崩塌了,才形成獨立岩塊。而這些岩塊頂部奇特的樣貌,是風的差異侵蝕所造成。所謂差異侵蝕,是風帶走比較柔軟的部分,剩下堅硬的區域就成了這樣尖銳而凹凸不平的輪廓。而底部的較淺色的平行溝紋,則是一波波海浪經年累月刻畫而成的。大自然真的是最偉大的雕刻師啊!
(下圖) 這塊氣勢雄偉、造型奇特的岩石叫做 The Razorback
Loch Ard Gorge附近有3座停車場,有3個觀景台:Tom and Eva Lookout、Island Arch Lookout、Mutton Bird Lookout;另外,也有一個長5.5km的步道可以健行,行走一圈約3hr。(下圖) 從高處欣賞Loch Ard Gorge。
延著木製的階梯往下走,可通到沈船谷的沙灘,沙灘後方是一個巨大的石灰岩洞,前方是一汪碧藍的翡翠池。因為地形關係,海水會從兩側高大懸崖所形成的閘門灌入,力道猛烈。
London Bridge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也是大洋路一大熱門景點。以前是可以步行到底端的海蝕平台,在1990年時發生崩塌而變成現在的斷橋模樣。據說,那時候剛好有兩人被困住,還需要勞動直升機救援呢!倫敦斷橋附近還有一個有名的海上天然拱橋 – The Arch,兩者可以一併參觀。
2012/8/9 墨爾本 初稿
No Comments